/>\n
想要改变这个国策,最大的困难不是已经躺在孝陵的朱元璋,而是儒家“重农抑商”的思维。
\n
当官的希望安稳,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n
商人?
\n
今天在京师,明天到了北直隶,后天说不定就跑到海上去了,我还管不管了?
\n
都给我待在土地上,拴住,这样才好管理,不是吗?
\n
再说了,商人都把钱赚走了,形成了一大批富豪,那天下的钱财不就少了,老百姓还怎么活?
\n
这或许是当下时代官员的心声。
\n
可是历史证明,腐旧的制度,是约束不了经济规律这头雄狮的。
\n
大明商人有的是方法,比如说挂靠籍,先买一块地,说清楚,自己是农民,俺是种地的,但至于我为什么经商了,难道开辟点副业都不允许了吗?
\n
实在不行,勾结一些军户,挂个军籍,找个子侄代替自己从军,老子是军爷,做点买卖你管得着吗?
\n
这种披着一层皮的商人集体,成为了明代经济的重要推手之一。
\n
他们身上的枷锁,还很重,很重。
\n
朱允炆清楚,商人必须得到合法化,这是释放市场能量的关键。
\n
至于商业这头猛牛怎么走,那就需要看自己怎么牵了。
\n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朱棣要入京了。
\n
第十四章 大明安全局
\n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朱允炆接受过马列主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