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只要朱棣不造反,只要他不倒向朱棣,自己不介意人尽其用!
\n
李景隆接受了朱允炆的秘旨,满心欢喜地离开了皇宫。
\n
李增枝说的没错,这是自己的机会!
\n
一个名垂千古的机会!
\n
一个让自己超越父亲李文忠的机会!
\n
燕王的盘算?
\n
去他的。
\n
老子现在想要做的,是帝国一等一的大事。
\n
至于燕王,最好是老老实实待在北京,若是耽误了自己扬名立万,耽误了李家名传千古,那你就是我李景隆的敌人!
\n
立场,往往看一个人站在哪个位置。
\n
而站在哪里,是可以改变的。
\n
朱允炆不确定是不是可以改变李景隆,不过没有关系,他已经不是威胁了,至少一年内,他都需要待在广州,没有办法暗中与朱棣联系。
\n
这便够了。
\n
至于大明水师,李景隆负责的,不过是备份方案罢了。
\n
成了,自然可喜。
\n
不成,也无妨。
\n
因为真正的大明水师舰队,已经在南京定淮门外的龙江船厂秘密启动,而直接负责人,便是朱允炆本人。
\n
第二十一章 四叔,给你要个人
\n
翌日一早,李景隆、李增枝、徐增寿等人,在校场点了三千兵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