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士奇微微点头,赞同道:“是应该全面考虑,不应随意精简,避免三五年后,还会出现同类之事。官员数量、胥吏数量、杂役数量,当有定数,增减需要经吏部批准方可。”
\n
解缙提笔:“那我就拟文书,你们二人具名如何?”
\n
杨士奇、铁铉自是答应。
\n
夏原吉检查过户部库房之后,对新式库房很是满意,这里的库房设计不仅有着火药仓库的安全级别,还增加了库房内钱粮物资调拨的二次核准。
\n
想要从库房中提取任何一件东西,都需要侍郎及以上、库房主事、库房监守、核准官四个签名,四个印章。虽复杂了一些,但可以避免出现监守自盗。
\n
夏原吉刚回到户部衙署大堂,骆冠英笑呵呵地迎上前:“夏尚书,再给水师拨三十万贯钞吧,你是知道的,水师穷啊……”
\n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宛平县学,围观于谦
\n
迁都之后,朱允炆再次展现了帝王的果决手段,一连下了三道旨意。
\n
第一道旨意:严禁官员奢靡无度,铺张浪费,禁绝官员接受商人吃请,并将行贿罪与受贿罪列为同罪,日后一官受贿,需严厉倒查行贿之人,同刑处置。
\n
此诏令一出,官场震撼,商界惶恐。
\n
政商终不再是明面上的藕断丝连,而是急着撇清关系,彼此之间泾渭分明。
\n
商人想要与官府沟通,可以通过各商会、国子监商学院进行,若事关重大,允许商人直接写书信投入户部衙署与地方衙署门外设置的文书柜内。
\n
朱允炆希望借助这种律令同刑的威慑,形成商人是商人,官员是官员的局面,减少官商勾结,商行贿得利,官受贿享乐的现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