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罗封等人也未必能记得准确路线。冒然闯进去只能徒增伤亡,为今之计,只能依托燕国来完成日后的搜寻。”
\n
万青林躺了下来,轻声道:“兴许多年之后,燕国会发现有那么几个被大明军士改造过的土著部落。不管怎么说,水师需要保持与燕国的联系。倘若还有兄弟在,我们一定要接他们回家。”
\n
骆冠英等人重重点头。
\n
郑和与朱能商议再三,决定返航。
\n
自建文十二年九月出航至建文十四年六月东西两路水师重逢,已接近两年光景,而这两年时间里,军士很是疲惫。
\n
因为找寻主要是沿海岸线进行,很多军士始终留在船上,并没有办法上岸休整。如此长的时间里待在船舱幽暗的环境里并不好,有些军士的体能也出现了下降。加上罗封、项大同等人提供的情报,郑和、朱能认为这一次搜寻任务已是结束,可以返回大明复命。
\n
东西两路水师统帅决定,在巴拿马休整两日,然后各奔西东,更换船只,返回大明。
\n
军士炸开了山石,并在这无名的山谷之地立下了石碑。
\n
郑和亲自拟写碑文:
\n
建文十四年六月,大明水师东路、西路重逢于此。
\n
刻石于兹,以昭万世。
\n
骆冠英认为这里是无主之地,连个野人也没遇到,便命人在石碑后面埋了一棵树干,将日月旗高高挂起,以彰显大明对这片土地的所有权。
\n
分离虽是依依不舍,可终究需要分开。
\n
考虑到朱能、骆冠英的船队势必先返回大明,郑和、沈伟等人决定让罗封、姚顺、郭文星跟着朱能的船队返回,这样一来,罗封与项大同、张关山、欧阳游等人也好有个陪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