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水师的人都回来了,该回北京了。
\n
只不过这次返回,朱允炆选择了微服私访,看一看大明的底层,到底有没有一改登基初期的落魄与窘困。
\n
洪武朝,用了三十一年打造地基,建文朝,用了十四年来建筑。
\n
盛世,终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再次降临华夏大地。
\n
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看未来三百年?
\n
建文十四年,十一月。
\n
顶着寒风,踩着积雪的朱允炆再次回到北京城,面对群臣,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n
用五年时间,开盛世。
\n
多年前,朱允炆曾从百姓家余粮、余财,官仓储备、官冶铁数量、文教、军强等方面定下盛世六条标准。
\n
受益于朝廷不扰民、征民必给徭役钱,税赋较轻,加上连年来整体风调雨顺,大明最底层的百姓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吃不起饭的困境。
\n
按照各地府州县文书,各地暗访、暗查,朱允炆初步判断,大明距离盛世已然不远。
\n
寻常小县百姓之家,超过七成有一年以上存粮,九成以上百姓存粮不低于半年,剩下不足一成,不是孤寡,便是家中遭遇困境,因病因缺失家庭主力造成困顿。
\n
百姓手中有余财已不算什么稀罕事,在耕作的同时,男人出力做点工,一年下来家庭存余个四至五贯还是常见,少的也有两贯。受益于地方基建、水利工程等进行,地方百姓做工机会也多。
\n
而社学、县学、府学、国子监的四级制度确定,特别是国子监基本取代科举,让底层社学教育逐渐兴盛,而初级教育的强制性与扫盲的进行,让百姓之家无白丁不再是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