坞,专造铁船,形成北辽东、中金陵、南广州的格局。
\n
只是,仅仅使用俘虏去开矿并不具备延续性,像是从定远行省运到东北七万俘虏,这七万俘虏并不会登记为大明子民,不在大明户籍之列,这些俘虏之前有没有老婆孩子且不说,到了大明就只能在东北开矿了,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
\n
换言之,俘虏并不会给大明创造更多的人口,过个十年、十五年,俘虏用残、用完了,还是需要大明人去开矿,而这就需要移民,没有足够的人口基础,就无法征调更多百姓去矿上。
\n
超前布局,这个时候移民正是恰当的时候。
\n
夏原吉应道:“向东北再移民是应为之事,只是皇上,按照国子监数学院的推算,若人口继续增长下去,百年之后,大明人口很可能会突破四万万。到那时,东北人口也不少了,又该如何应对?”
\n
一想到如此庞大的人口,夏原吉就感觉一阵阵心慌。
\n
若不是建文皇帝命人取来了土豆、番薯等高产农作物,大明人口若是增加到四万万的地步,一旦有天灾人祸,将会有无数人被活活饿死,这将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n
眼下来看,四万万人口大明还是养得起,但再多一个百年,大明就养不起了。
\n
夏原吉不敢奢求大明万年,自古以来从未有之,但大明三百年国运还是有希望,可若是人口问题不解决,那三百年国运便不可能,甚至两百年之后就会因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过少,在天灾连连之下发生重大危机。
\n
朱允炆凝眸,走出武英殿,看着蔚蓝的天空。
\n
后面六百年,出现过的饥荒依旧很多,哪怕是在赤色旗帜飘扬的时期,一样有过三年自然灾害。那时候,死了很多很多人。
\n
可在往后几十年,各种天灾人祸虽有,可不见一次大的饥荒,不见有粮食危机。究其根本,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