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后第五朝露听出了柴宗训感怀时光之意,笑道:
“陛下代天牧民,为社稷惮精竭虑,待天下臣民仁义英明,得上天眷恋,多子多福。
臣妾等人,看到如今我大周帝室枝繁叶茂,儿孙满堂,便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矣。”
长公主柴渥丹笑道:
“古有圣贤周文王,福泽深厚,乃有百子。
父皇功业乃我中华史上第一,对百姓的仁义更是亘古未有。
我大周社稷必可得天护佑,绵延万代,父皇的子嗣必可超越文王!”
柴宗训点头笑道:
“丹儿说得很好。
文王演《周易》,留芳百世,朕也要著一部书,留传千古。”
柴宗训顿了顿,道:
“如今青儿在府中可有向学?请的夫子们,都是何人?”
柴渥丹道:
“回父皇,儿臣依父皇例,青儿三岁时,已在府中延请京城中“文武工商”四科名师,启蒙青儿向学。”
狄青生于开熙三十七年,今年已六岁,长得身材壮实,活泼机灵。
柴宗训当即命人将在殿外玩耍的狄青带来。
见礼后,柴宗训将狄青抱在怀中,问了他几个简单的问题,他都对答如流。
柴宗训笑道:
“青儿,你长大了想入朝为阁老,还是想为武将、统军征战八方呢?”
狄青小脸上满是认真之色,道:
“回陛下,男儿志在四方,孩儿长大了,想要像陛下那样,为我大周社稷开疆扩土,讨伐不臣!”
柴宗训笑道:
“很好!青儿当真有志气!
那如果让你统军,你认为如何才能百战百胜呢?”
狄青歪头思索片刻,道:
“回陛下,孩儿认为统军之道,首在军纪,令行禁止,方能指挥起大军来,如臂使指。
而要令大军无坚不摧,所向披靡,必得统军之将英勇善战、兵法出众方可。”
柴宗训心中满意,虽然狄青不知一国国力和科技水平,才是支撑大军长胜不败的根本,但以他年才6岁的小小年纪,能做出如此分析,已是难得。
柴宗训想到宋王世子郭美泰有王著、吕蒙正等名臣为师,长外孙狄青的师资却嫌薄弱,笑道:
“青儿果然有名将之姿!
从今以后,朕允青儿每日来皇宫学堂,与诸皇子、公主们一同接受夫子们的教导。”
长公主柴渥丹和驸马狄普大喜下连忙谢恩。
皇宫学堂为诸皇子、公主们授课的老师,都是当世最顶尖之人。
文科如张齐贤、李沆、王旦、寇准等名臣,武科如呼延赞、折御勋、景胜等名将,工、商科亦是由往年的状元、探花,现为工部重臣来传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