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自己要出城。</p>
“路引呢?”</p>
大明百姓离开一个地方都需要路引,由当地衙门开出来。</p>
这是老朱定下的政策,主要是为了固化阶级和人口。</p>
让大明社会的所有人,都如一颗螺丝钉一样,钉在自己原本的地方。</p>
这种制度前期非常有效地稳定了社会各阶层。</p>
让百姓迅速安定下来,休养生息。</p>
但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制度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出来。</p>
苏白从凤阳老家来京城,自然有路引。</p>
可现在他入赘了祝家,想离开京师就需要京城应天府的路引了。</p>
想到这里,苏白不禁又开始骂起来!</p>
该死的老朱,搞的都是什么东西?</p>
他懂个屁的治国!</p>
把老百姓局限在地方,不许老百姓随意流动,还怎么发展经济?</p>
经济是交流的产物,人都不能动。</p>
还发展个什么?</p>
苏白只能坦白道:”没有,我就是出城看看,不离开京师范围。”</p>
在京师三十里之内不用路引,百姓可以自由活动。</p>
见苏白这么说,两个士兵没说什么。</p>
不过其中一个此时突然道:“你刚才在嘀咕什么?我好像听到了陛下的名字!”</p>
苏白才松了一口气,顿时又提心吊胆。</p>
有点年纪的士兵,手指搓着,笑嘻嘻看着苏白。</p>
苏白哪里还不懂!</p>
和自己要路引是假的,就是听到了自己说的那些话,想敲诈自己!</p>
垃圾老朱,看看你手下的兵,成何体统?</p>
这还是京师的兵,一个个蛀虫一般!</p>
苏白有银子,不过他只有一块。</p>
那是卖胡椒苏木才得的二两银子。</p>
这也是他准备出去搞事情的本钱。</p>
但现在情势所迫,不拿出来是不行了。</p>
苏白拿出银子,却怎么都舍不得给,刚想咬下来一半,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