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哥此言非虚。
大梁采取“科举取士”和“官学养士”双线并行,以保尽招天下才俊。
通过考试进入县学,可称为“选士”,或称为“外舍生”。在县学内通过了帘试,则可擢升内舍学习,称之为“俊士”。
三哥入县学第二个月,就考过了帘试。
各路提举学事司为了体现政通人和、学风敦实,往往会给俊士一些优待,不仅可以领到衣袍学粮,还可以免除劳役和人头税,若是当地富裕或是有富人捐赠,有时还可领到笔墨纸砚之资。
乔时为心想,想来这便是明代秀才、廪生的雏形了。
“小川,你往后说话还是要谦虚稳重一些,莫要甚么事都夸夸其谈,须知祸从口出。”乔见山劝说道,“大梁十五路千余个州县,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不知几许,读书的路还长。”
乔见山愈发有长兄风范了。
乔见川却道:“大哥多虑了,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若不把自己说得深一些,只怕碰见的都是臭鱼烂虾,你愈是不服气你愈是厉害,你若是服气,也就这样了。”
这个年纪,兄弟俩谁都不服谁。
乔时为默默继续往前走,不作声,谁知两只牵着的手忽然止步不前:“五弟,你说我们谁说得对?”
“都对都对。”乔时为嘿嘿笑笑,缓和气氛,道,“人外有人山外山,稳慎处事总是没有错的……不过四哥说的也有道理,读书科考本就是一场较量,若有锋芒不必藏。”
“我就晓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