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我知道那叫新闻。我是说你现在不以写新闻为主了,我听到场里广播稿才是文教冯英写的,我是说你可以写写别的东西。”
钟海涛沉思了一下:“兰兰,我觉得你说得对。现在担任一分场副职领导了,我想可以写一些管理方面的文章。因为我们水稻地的七十多个承包户,就有三十多个是内地来的临时工。承包棉花的临时工就更多了。随着土地面积的增加,任用的临时工也会越来越多。如何加强临时工的管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接触过单位那么多临时工,我今年又具体管理水稻地的劳动力,写起来就比较顺手了。”
“那你就动手写呀,海涛,光说不练有啥用呢?”
“兰兰,我说你是个急性子,你还不服气,我就是写,也得收集一些数据什么的,再询问一些临时工有什么想法,才能动笔呀?”
刘兰兰笑了:“海涛,我是怕你事情多,一耽搁下来就不了了之了。”
于是,钟海涛根据一分场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和自己管理经验,撰写的《加强外来劳务工管理的几点思考》理论文章在农垦报上发表了。随后,他撰写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塔里木盆地旱播水稻前期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理论文章也先后在农垦报上发表了。
五十
秋天到了。
秋天是塔里木各农场棉花收获季节。一望无际的棉田里,棉杆上棉桃沉甸甸的压弯了枝条。受光均匀的棉桃也高兴地咧开了嘴,还没有吐絮的棉桃好像一个个绿色的小铃铛,一阵微风吹过,仿佛发出清脆地铃声;已经吐絮的棉桃绽放了雪白的棉絮,那么轻柔,那么娇嫩,轻柔得像婴儿的皮肤,皎洁且无瑕,那么娇嫩,娇嫩像婴儿出浴,细腻又水润。
三秋拾花全面展开后,刘兰兰也在忙着给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