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大半年的科举进行到了春闱阶段,共有二百名进士参加殿试。
二月初十,皇帝钦定宁朝第一次殿试由内阁次辅、承明殿大学士、中书令、吏部尚书、申国公郗俭出任主考官,副考官则由新任国子监祭酒王献之与散骑常侍徐广担任。
王献之是王羲之之子,王羲之又是晋世以来书法造诣较高的大家,可谓是人尽皆知,而实际上王献之之书法造诣不输乃父,甚至更胜一筹,这却是鲜为人知的了。
何广出自东海徐氏别支中的东莞一房,算是宗室远支。其学问渊博,起家谢玄的大都督从事西曹,历任镇北将军参军、秘书郎、员外散骑侍郎、祠部郎、著作佐郎、散骑常侍、大司农,还曾参与撰写《晋记》四十六卷,累迁至秘书监。
新朝建立,何广为前任尚书令王珣举荐就任散骑常侍,武赫四年内阁下发皇帝制书正式改三台五省制为三省六部制,撤销谒者台、都水台、侍中省,将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御史台保留,散骑省归于门下省,负责审议。
郗俭作为文臣之中仅次于裴卿的存在,由其担任殿试主考官这足以证明皇帝对于国朝首次殿试的重视,对于二百名进士的重视。
王献之与何广二人担任副主考也是对于前朝旧臣的慰藉和安抚之举,也是激励士子们踊跃参与科举,不要再局限于从前的九品中正制。
“诸位考生请入殿内。”承明殿外,禁军甲士林立,内侍在殿门外传唤早已排好队的二百名进士入内。
“诸位士子,奉皇帝陛下敕令,老夫郗俭忝为今科殿试的主考官,请诸位士子在未时前将卷子誊写完毕。”
“后学晚辈拜见阁老!”承明殿宽大无比,二百名士子聚集在一起竟然没有感到一点拥挤。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