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屋中睡下了。虽加了外衣,可到底入春后熄了地龙,如此走了一圈,还是带回了些凉意。两人在被子里一道依偎着,渐渐手脚都暖了回来。枕着雷声止歇后的绵延雨声,很快便再次入了梦。……此刻,同一片夜色下,千里之外的皇城也沐浴在一片大雨之中。只是被雨水冲刷到的,不仅是这片城中的污垢,还有数不尽的血光。当朝丽贵妃所出三皇子楚王,带兵入宫,妄图篡位矫诏。怎料本该还在班师回朝路上的舒王,如神兵天降。
伴随着桓元嘉的正式即位,一场耗费无数人心血,折进无数性命的储君之争,至此彻底落下帷幕。次日一早,有关的皇城的消息经由无数信使与马匹,奔赴传往各地。信中所写,皆是同样一个消息——先帝驾崩。新皇登基。作者有话要说:1、“玉龙”出自乔吉《双调·水仙花》: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2、“玉絮”出自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开门枝鸟散,玉絮堕纷纷。——整数章完结失败(。)——舒王桓元嘉登基后,建元景安。在后世的史书记载与野史传说中,他几乎是一个传奇。其一,便是他终生未立皇后,未开后宫。临终前传位皇弟桓元明,开了立哥儿为帝的先河。且要求皇陵不封不树,无碑无刻。其二,便是他在位时将国家的发展推动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生产力得到了长足发展,数不尽的发明与创造,皆在景安年间诞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而这些发明,据说都出自景安年间另一位神秘人物——兴平伯之手。兴平伯乃是爵位封号,史载兴平伯本是名出生乡野的书生,后弃文从商。因缘际会与皇帝相识,竟得重用。其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百工农桑无一不精,献策无数,以一介平民身份,得赐爵位,初封子爵,后封伯爵,传袭子孙,其夫郎也被封一品诰命。其家乡双林县的百姓甚至为他立生祠祭祀,感谢当年兴平伯说服时任知县,在双林县率先推广种植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在之后某年饥荒到来时,双林县不仅没有遭遇粮食危机,还有余力支援其它府县。且自那之后,这些农作物彻底在全国各地得到普及,有了新品种主食类作物的补充与平衡,小麦、水稻的粮价也相应回落。这些加在一起,也为这个千疮百孔,几近摇摇欲坠的国家,争取到了喘息的机会。数年的休养生息过后,日子愈发好过起来,渐有盛世之景。……而时间回溯到如今,严之默和姚灼刚刚接过圣旨,对自己突然成了“兴平子”与诰命夫郎的事情,仍满满尽是难以置信。圣旨所言,这是为了表彰严之默利农桑、献药方、救皇子、制火器等的功劳。别的不说,单从桓元嘉登基以后,先是解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