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又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宾主的话题自然地聚焦在展会和拍品上,迈克尔问曼迪:
“曼迪,你对玛雅文化如此感兴趣,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哈哈,这下问对了,答案还是请我最亲爱的妈妈来揭晓吧。”曼迪调皮地把艾琳·彼得科娃引到中心位置。
艾琳面向迈克尔,给大家讲起了一个久远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艾琳生于1957年,在前苏联生活了30多年,之后移居亮国。她的公公是彼得科夫元帅的侄子,二战期间,在元帅的部队里当团长。
1945年4月,彼得科夫团长率部参加柏林战役,负责攻占被德国人堡垒化的帝国图书馆。他手下有一名上尉连长叫米罗夫,后者缴获的物品中有一本19世纪印刷的有关玛雅文化的孤本文献。
众所周知,玛雅文明被发现后,世人惊叹不已,它既有神秘的金字塔神庙,精美的雕刻和绘画,也有精准的天文观测纪录和先进的数学知识。
令人遗憾的是玛雅文字迟迟未能破解。众多语言学家对玛雅天书毫无头绪,甚至有学者怀疑,玛雅人刻在石板上的图案只是祭祀用的符号,不具有实际的文字含义。
英雄不只在战场上!
米罗夫上尉,这个对考古学、文字学一窍不通的退伍军人,竟然凭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潜心钻研玛雅石板拓片。
十年之后,也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米罗夫发表论文,提出了全新的破解玛雅文字的思路。他认为玛雅文字是象形和拼音文字的组合。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学术界。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