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一个二十大几的女子若是嫁人生子够早,说不得都得考虑子女的婚事了!
\n
这个年纪在民间或许不能说老,多的是这个年纪的寡妇再嫁。至于这个年纪初婚的,在一些女子可以自己讨生活的城市也不少见(这么迟嫁人倒不是这些女子觉醒了独立意识,大部分还是家里人故意晚些嫁女儿,以此获得利益)。
\n
但是在‘更新换代’很快的宫里,二十几岁就实在不能说年轻了。那么多十几岁的少女等着上位,每天都可能有新人出现,二十大几的年龄除非是本身就正当红的,那意味着有别的有优势抹平了年龄,不然只会不断走下坡路。
\n
现在的韩春娘就是这样,一年到头没有侍寝的机会,伴驾也轮不到她。平常宫里有什么好事,官家也没有特别想到她。就像这次赏赐的暹罗进贡宝石,韩春娘作为嫔位上的人,也没她的份儿。
\n
以韩春娘当年的情形,其实下坡路不该走的这么明显的。毕竟大部分皇帝对后宫都是喜新而不厌旧的,不起眼的也就算了,韩春娘这种曾经颇为得宠,位份也高的,没有特殊问题,怎么也不该滑落地这么快。
\n
只能说,很多事就是这样不讲道理。大家固然可以分析出一些道理,比如官家如今盛宠素娥,很多原本还不错的都被抛到脑后的,她这种本来就在走下坡路的,自然只能加速滑落——但这些都不是根本!有些同样再走下坡路的后妃,也没有韩春娘那样的境况啊。
\n
这或许是另一种层面上的‘圣心难测’,真就是官家一时厌了她这样的了。或者更‘无辜’一些,官家一开始只是忘了她一次,然后两次三次无数次,时间久了就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了。
\n
这样的事儿很没有道理,但后宫本来就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有人没有道理就得宠,也有人没有道理就失宠了。真要是每一回都有固定的道理,岂不是可以批量推出宠妃,让一切都变得可操控了?
\n
听着余红云的说辞,想清楚了其中的内情,方采薇其实也是有些感叹的,感叹韩春娘的能屈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