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寻思着要写《大明王朝1566》的话,就最好先把带有科普性质的《明朝那些事》写出来。
当然写的同时,要把《明朝那些事》里存在的历史漏洞给填补,把巨大的历史错误给修改,要不然,“魏忠贤”又该像后世一样,被评选为“网庙十哲”之一,什么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
不过最先要修改的,就是关于朱祁镇的部分。
当年明月可是把朱祁镇吹嘘成好人,给出的唯一理由就是这家伙翘辫子以前废除了人殉制度,简直是睁眼说瞎话,就这“叫门天子”、“土木堡战神”、“瓦剌留学生”、“明堡宗”也配?
单单夺门之变,杀了于谦,就这也能叫“好人”?
何况夺门之变夺的是弟弟景泰帝的皇位吗?景泰帝都快嗝屁了,膝下也没有嫡子,认的太子也是朱祁镇自己的儿子,朱见深,明明夺门之变抢的是他儿子的皇位,抢到之后还几次三番要废太子。
反倒是朱见深登基之后,一直在给他这个打断明朝上升国运的“大明战神”擦屁股。
平反冤假错案,减轻赋税负担,平定叛乱,自然还有明粉们一直挂在嘴边的“犁庭扫穴”。
至于“朱棣造反”、“美化东林党人”、“方孝孺被灭十族的讹传”等等历史硬伤,也要纠正。
方言摸了摸下巴,等把修改版的《明朝那些事》写好,再开始动笔写《大明王朝1566》。
原剧可算是撕开了历史表象的遮羞布,特别是把“大明谜语人”嘉靖给拍活了。
二十年不上朝却牢牢掌控朝政,表面修道求仙,实则通过司礼监、内阁、清流之间的平衡术玩弄权柄,最后一句“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