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片与商业片的界限本就难以严格区分,尤其当影片兼具艺术性与高票房时。
《小丑》这部电影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归类到标准的文艺片中。
影片聚焦社会边缘人的精神崩溃过程,探讨阶级压迫、心理健康等严肃议题,具有强烈的作者表达和批判性。
且影片整体色调阴郁,符合文艺片常见的现实主义美学。
但是,当一部电影的票房太高时,人们又会不自主的回避这个话题,潜意识的把电影归类到商业片中。
并且还会找到合适的理由——这是一部具有作者性的商业电影,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文艺片。
比如曹阳最近拍的几部电影。
无论是《第九区》还是《盗梦空间》,都因为票房太高,哪怕具有文艺片属性,在好莱坞也被归类到了具有强烈作者表达属性的、具有艺术价值的商业电影。
在好莱坞,还有一个导演,也被归到了这个类别,就是诺兰。
不过,在国内和欧洲,就不一样了。
从《九尾妖狐》开始,因为在威尼斯电影节,这部电影被喊出了具有实验性质的新浪潮电影,还给了曹阳最佳导演。
对于这别扭的称呼,可能是出于威尼斯电影节的“权威性”,欧洲和国内都认了。
所以后续的《第九区》和《盗梦空间》,哪怕是票房再高,也都被归类到了实验电影行列。
国内“跟风”曹阳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