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曹阳执导的《情系海边之城》拿到了柏林最佳导演,又帮程龙拿到了柏林影帝,按理来说,应该会被媒体和业内人士看好才对。
可问题是,这是一部文艺片。
这几年,华语文艺片的上限似乎被定死了。
就连去年被一致看好的,老田执导曹阳监制并编剧的《圣殇》,在拿到金狮的情况下,也才仅仅勉强拿到3000万的国内票房。
随着国内票房市场的快速增长,文艺片不仅没有迎来春天,反而迎来了“严冬”。
一开始很多人也看不明白。
在电影票房市场还没大幅增长之前,不要说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拿到大奖了,只要是能获得主竞赛单元提名,几乎就没有票房低的。
而现在是怎么回事呢?
然后,就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找到了原因。
其实很简单,如今再也不是那个看电影没有选择的年代了,一句话,可选择的电影多了!
之前,国内的电影商业片很少,可选择性几乎没有。
而能获得欧洲三大提名或获奖的电影,就是天然最好的宣传——当时能有闲钱看电影的人,不是小资就是有点底气的,这些人的思想,大多受欧美影响会大一点。
通俗点讲,就是国内的很多小资或文化人,那个时期还停留在“国外的月亮比较圆”上。
因此,欧洲三大这种“高逼格”的电影节认可的电影,对他们来说,肯定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