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分工合作,还需要与更大的世界建立联系。于是,他决定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借助龙皇岛的地理位置,将岭南的货物输送到更远的地方。
项龙召集岛上的航海者,开始对周边海域进行探索。他提出组建一支专业的贸易船队,由龙皇岛统一管理,并以此作为开拓外界市场的桥梁。
宋清婉对这一计划进行了补充:“岭南的特产,比如珍珠、陶器、香料等,可以通过海路运往中原甚至更远的地方。而从外界,我们也能引入更多急需的物资,如布匹、盐、甚至新的作物种子。这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这支船队的组建吸引了大量流民的参与,许多有航海经验的水手也被项龙重用。第一批船队出海后,带回了大量珍贵的海盐和布匹,岛上的贸易规模再次扩大。龙皇岛逐渐从一个孤立的小岛,变成了整个岭南贸易网络的枢纽。
随着贸易的繁荣,更多外来文化开始流入龙皇岛。岛上的居民开始接触到来自汉地的书籍、艺术品,以及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项龙对此极为重视,他认为文化的融合可以为龙皇岛带来更多的机会。
“宋清婉,文化不仅是贸易的附属品,更是连接彼此的重要纽带。”项龙在一次会议中说道,“我们需要将这些新的思想融入岛上的管理中,同时也要保护百越的传统文化。”
宋清婉对此深表认同,并提出了一项建议:“可以建立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让汉人和百越部落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学习对方的语言和习俗。这样的融合不仅能缓解彼此的隔阂,也能为岛上的经济合作创造更多可能。”
于是,一座小型的“文化馆”在岛上建成。这里收藏了百越传统的编织工艺、汉地的书法绘画,以及从外界带回来的稀有物品。岛上的居民纷纷前来参观学习,百越与汉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逐渐融洽。
尽管龙皇岛的扩张得到了赵佗的大力支持,但项龙始终保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