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朝堂上,一片波澜暗涌。随着赵佗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旧势力的利益被不断削弱,引发了一场无声的较量。这种斗争不仅限于朝堂内,也在民间隐隐呈现。
赵佗统治岭南的基础,最初依赖于百越部落贵族的支持。他通过赐予官职和土地等手段换取了这些贵族的忠诚。然而,随着岭南局势逐渐稳定,赵佗意识到,如果这些旧贵族势力继续坐大,将严重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稳定。
“这些人,只认自己的部族利益,却对岭南的整体大局毫不关心。”赵佗在一次密会中对项龙说道,“他们眼里只有特权,而我不能允许这种局面继续下去。”
项龙点头表示赞同。他心里很清楚,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稳扎稳打,不能让旧贵族有机会联合起来反对改革。他提出了一个分化策略,将朝中一些较为开明的百越贵族拉拢到改革阵营中,同时通过税收调整和土地分配削弱那些激烈反对者的力量。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利益,他们就会看到合作的好处。”项龙分析道,“但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势力,必要时可以考虑直接清除。”
赵佗深以为然,当即下令调整百越贵族的封地分布,并通过一些职位任免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权力。
随着改革的推进,项龙逐渐走到岭南政治舞台的中央。他不仅在赵佗面前拥有极高的声望,也因为在推动改革中展现出的手腕而得到许多汉人官员的支持。
“项大人心思缜密,为岭南之治呕心沥血,此等忠诚,实乃我等楷模。”一名官员在朝会上公开称赞道。
然而,项龙的崛起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
以百越贵族吴缨为代表的一派,对项龙的改革颇有微词。他们认为项龙过于偏袒汉人势力,压制了百越贵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