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灾年,难道让我们卖儿卖女吗?”一名老者气愤地说道。
这样的声音在岭南许多地区蔓延,甚至在一些边远部落中,旧贵族暗中煽动百姓反对改革。
项龙对这些情况并非不知。他深知,任何改革都会触及到某些人的利益,而改革的真正难点就在于如何让民间接受它的合理性。
为了化解民间的不满,项龙提出了一项新的政策,即将汉人乡绅制度引入百越部落。在这一制度下,地方的管理者不再完全依靠贵族,而是选择一些受百姓尊重、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部落头人或平民担当“乡官”。这些乡官由地方郡县直接任命,既能减轻旧贵族的影响,又能更好地将政策落实到地方。
赵佗听完项龙的建议后,拍案叫绝:“项龙,此策大妙!贵族势力削弱之后,我们正需要一批忠于朝廷的人协助治理。如此一来,不仅能稳固地方,还能安抚民心。”
改革开始在桂林郡试点。一些年轻有为的百越人被提拔为乡官,在乡村事务中逐渐发挥作用。
“我们都是普通人,也知道普通人的难处。”一名刚上任的乡官对百姓说道,“朝廷的新税法是为了让大家的日子更好过,如果有困难,我们会向上禀报,争取缓解。”
渐渐地,民间的声音开始平息。乡官制度不仅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诚意,也为岭南建立了一套新的地方治理体系。
然而,项龙的乡绅治理政策让旧贵族大为不满。他们发现自己的权力正在被一步步架空,许多人开始寻求机会重新夺回失地。
“赵佗以改革之名蚕食我们的家业,项龙更是彻底想把我们踢出岭南的权力体系。”在一次秘密会议中,残存的百越贵族激烈讨论着下一步行动。
“不能再等下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