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安排给五位宰相。
现在御史台改制,监察御史从十五名增加至三十名。
即三十个巡视组。
且监察御史从八品小官,提升到正六品上,属吏增加十人。
以证明李瑄对监察的重视。
同时,监察御史的升任,大部分从县令中提拔。
优秀的县令,提拔为监察御史,借助县令对基层地方的了解,更容易得知其中的门门道道。
如果在监察御史上优异,直接提拔为太守。
这种升迁机制,会促使监察御史兢兢业业。
“臣遵旨!”
五位宰相出列领旨。
虽然李瑄以天策府、秘书监、锦衣卫实施自己对国家的绝对掌控。
但李瑄一直以内政交给文武大臣打理。
在处理政务上,他并没有独断,一些奏折,他认为简单,且没有争执的,会直接签字。
如果有争执,他就会画上圈,送往政事堂。
“当今天下,朽木为官者,比比皆是;禽兽鱼肉地方,枉食俸禄。这些官吏自开元以来,就已滋生,他们如附骨之蛆一样,吸取国家的养份,对百姓敲骨吸髓。以至于有些地方民不聊生。”
“天宝三载时,朕前往江南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