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反对的声音,几乎已经听不到。
没有人再说除贱为良不好。
虽然将上万的家族打上“豪强”的标签,但李瑄已经是从轻处置。
一些可能是豪强的家族,因识相,又未找到证据,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但他们的心中产生阴影,短时间内肯定会将脑袋缩入乌龟壳中。
李瑄也相信还有一批害群之马未揪出来,在暗地里作威作福。
也知道个别地区,因种种原因,官商勾结的腐化接踵而至。
甚至连他信任的锦衣卫,都会在某个郡县出现问题。
但大唐幅员辽阔,有千山万水阻隔,想尽善尽美是不现实的。
只能通过加强监督、打击贪污腐败,来遏制地方贪腐弄权的气焰。
不论如何,除贱为良运动比检田扩户运动激烈无数倍,更为猛烈、迅速。
“回陛下,除贱为良,功在千秋社稷。新得户口,竟比天宝十三载的时候还要多一千五百万人,土地更是多出上亿亩,各地官府收拢的土地更多,触目惊心。事实证明,豪强已到必定除之的地步。是圣人英明,才使大唐悬崖勒马。臣等也不过是微末之功罢了。”
首席宰相李岘代表文武百官回应李瑄的话。
再贤明的大臣,在认知上也会比李瑄这个“未卜先知”者差不少。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