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罗珊总督这个波斯翘楚,最终为大食人而死。
“阁下过誉了,大唐还远远未到达美好太平,朕只是沿着圣哲的脚步,艰难前行。”
李瑄笑着回答道。
“以我所见,长安已为最美。还有什么会比如今的长安更文明的吗?”
阿费夫疑惑不解。
他幻想中的世界,也就是现在长安的样子。
李瑄曾在波斯新创立的图书馆用汉字写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得知这句话的意思后,阿费夫就向李瑄五体投地。
“不可一概而论。我华夏民族,数千年来,从部落形态一直走到今日。其中有过无数次进步。对君王来说,如果数十年无为,国家没有一丝变化,就不配为社稷之主。”
李瑄知道阿费夫受限于眼界。
其实这种心态,在汉人士大夫阶级一直存在。
在李瑄确立国策之前,连一众宰相都认为,文治的巅峰,就是农耕的巅峰。
工匠世代卑贱这一点,就遏制住无数奇思妙想。
那些商人为了赚钱,也会有诸多发明创造。
“天可汗不愧是天下的共主。我这种卑微文人,永远也达不到您的境界。”
阿费夫内心更钦佩李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