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在县上读书,没在生产大队赚工分的张秋瑞和张明琪,大队也会给她们每年的口粮的,每年定的口粮,是根据生产大队每年产出的粮食来定的。
生产队分给社员的口粮有两种,一是工分口粮,一种是按照人头分配,老弱病残、烈士家属会优先多分配。
一般是上交完给国家的粮食以及留下种粮和备用粮食之外,才进行分配的。
“还是按照人七劳三分配。
今年秋瑞、明琪给咱生产大队争取多一天放水的时间,今年收成好,比往年最好的收成都要多个一成半的。
今年成年劳动力口粮一天十两,妇女、老人,十三岁以上都是八两,八岁以上十三岁以下的六两,不满八岁的五两。”周桂花脸上也露出笑意道。
人七劳三,七是按照生产大队所剩余的粮食进行人口定粮分配,三成是工分粮,可以用自家赚的工分换取粮食。
要是番薯、土豆等杂粮的话,三斤才顶一斤米面的。
“这比去年要多了三成了。加上工分粮的话,明年咱也能够过个好年了。”张文民心中盘算着,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脸上也不自觉地浮现出了满意的笑容。
要是家里头人口少,赚的工分又不多的队员,大多数是要靠兑换杂粮,才能够吃饱果腹过日子的。
这个年代为什么每家每户的兄弟姐妹都有四五个甚至六七个,其中有个原因是有人说了,人多力量。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家里头人口多了,分的口粮也会多,吃起来就更有保障,还有工分粮,要是家中人口少,分的口粮少了,那日子可就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