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念完了大学。
\n
这在那个年代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n
汤于彗可以想象,这样的人优秀得像同一片土地上所有居民共同编织的、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他一定是告别了所有父老乡亲一送不期还的自豪目光,怀抱壮志地离开故乡。
\n
但是这光环在大城市里没有让他自满、自卑,甚至更出人意料的,没有留住他。
\n
康父没有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出来的,在谨慎地思考以后,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n
这点倒是被康赭继承了,尽管理由不太一样。不过无论什么样的犬马声色、如梦浮生,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多看一会儿。
\n
十万软红磨不掉的,向来是来自大山的粹质。
\n
康父毕业回了甘孜以后,娶了心爱的藏族姑娘,在县城里教了好几年的书,后来觉得实在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又回乡带领发展畜牧产业。
\n
这几乎是一切从头开始,有好几个村子却因此脱贫,之后康父又把所有的积蓄投资建了学校。
\n
康家人没有任何一个觉得这是件值得称道的、了不起的事,他们如同水到渠成地认可和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n
伟大和善良得如此理所当然。
\n
藏族人信佛,自己做因,定然都有果报。
\n
后来康父年纪大了,家乡愈来后继有人,他才逐渐把心思都转移到了家里。
\n
康赭的爷爷从前是老牧民,他们家在镇子上一直算得上富足。康父从他阿爸那里继承了好几个山头的羊和牛,并开始学着培育和种植谷物,本来还想在康定实验吸引投资的新兴农业,但由于实在心力不足,加上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这才提前很久从这些事里抽身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