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出兵的借口。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东吴这就是几乎不加掩饰地背弃盟约。白衣渡江、策反糜芳等人,然后孙权、吕蒙亲率大军要来砍刘备的左膀右臂。
要不是游沧天及时出手,关羽也确实是要被孙权给砍了。
说起来,“背盟”这种事在汉末乱世中真的挺常见的。比如十八路诸侯前脚还在一起喊着讨董,后脚就相继发生刘岱偷袭东郡桥瑁、袁绍吞并冀州韩馥等事。
孙权这次偷袭荆州,性质最恶劣的还真不是背盟这件事,而是太上不得台面的“白衣渡江”,以及他居然真把关二爷给砍了这两件事。
汉末时期,虽然群雄互相攻伐,征战不休。但大部分时候都有底线可言。
若不是像袁术这样登基称帝的篡逆之辈,基本上都不会想着要致对方于死地,仍保留着从春秋战国时期一路传承下来的一些风俗习惯。
比如韩馥,袁绍就没杀他,只是他自己太胆小,被吓得跑去厕所里自杀了。
还有孙策下江东时的对手,会稽太守王朗也是战败被俘。孙策虽然砍江东世家如割草。可是对王朗却没有胡来。等朝廷的征召到了,王朗便大摇大摆地北上任官。
以至于到了演义后期,还能跳出来跟诸葛丞相唱一出好戏。
豫章太守华歆归降后,不管孙权多有诚意,他就是不愿为孙权效力。最后孙权也只能捏着鼻子送华歆去北面投靠曹操。
在汉末三国,“投降”跟“投靠”真的不是一个意思。“投降”可以只是放弃抵抗,减少伤亡,不一定说就要帮对手做事。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