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浪费苍天大人赐下两种蒸饼的好意。
一开始自然跟一般的馒头大差不差,可随着吃到里面的肉馅,情况一下就热闹了。
“馒头”这种面点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只不过在诸葛亮征南蛮以前,还叫作“蒸饼”、“笼饼”。
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包子”这种专门用来称呼内里有陷面点的名字要更久以后才出现。直到清代,“包子”和“馒头”的称谓才渐渐分化。
也就是说,在诸葛丞相第一次自己挂帅出征前,这世上的蒸饼都是没有馅的。
突然吃到肉馅,还有滚烫的肉汁从小笼包里流出来,一开始着实吓了关羽他们一跳。毕竟这般大小的小笼包肉汁,哪怕只有一滴,对他们来说也跟一锅滚油没多少区别了。
幸好没有谁被当头浇下,不然烫伤未必会,但肯定会不好受。
他们也很快就发现了这些都是肉汁,随着进一步向内“挖掘”,如小山般硕大的肉馅便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现在关羽等人正在讨论要怎么才能将这肉馅取出来分食。太高太大是一方面,肉馅太烫是另一方面。
最有趣的还是周仓,明明都还没开始吃,他就已经在那里哀叹这么大块的肉馅,要是吃不完的话得有多浪费。
甚至开始责骂起最先发现肉馅的那几个人,斥责他们不该把口子开这么大,现在他们连找东西遮盖一下口子都不行。
被责骂的那几个士卒,却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