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他这段时间可是已经了解过了的,知道春天适宜采制不发酵茶与轻、中发酵茶,而夏天则适宜采制重发酵茶与全发酵茶,比如重发酵的白毫乌龙与全发酵的红茶等,虽那些也属芽茶类,但因为是发酵茶的原因,却适合于采摘夏季的芽叶制作,因为这时候的茶青含有利于红茶、白毫乌龙的成分较多,白毫乌龙需要的茶小绿叶蝉也是到这个时候才有。
至于他前些天弄的那些野茶芽头来制取绿茶,其实是有些乱来了,那是夏茶,味很重,而要不是老茶壶传承的制茶技艺确实了得,只怕那自制的绿茶就绝对卖不到五千的价格。
而且,当时采摘的时间也有些不对,因为古人认为采茶在天明前开工,太阳升起后就不再采摘,他们认为天明之前茶叶没有被太阳照射到,茶芽肥厚滋润,茶汤色泽会更加鲜明?
再就是,那些绿茶确实不好保存,特别是他这小店还没有冷库冰柜,要是长时间放置,一旦受潮或者自然发酵,那些茶叶可就全完了,到时候可就没有鲜度了。
所以,觉得自己应该积极拓展思维,增加商品种类,特别是应该试着增加一些红茶、白茶和那些保质期被认为放个十几年都不会有问题的普洱之类的?
只是,合格的鲜叶以及某些特定的鲜叶,比如大叶种茶树的嫩叶要去哪里弄,他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头绪。
至于之前那个淳朴山村的野茶园,那就别提了!
那地儿已经被他和那些淳朴的村民们给祸害过一次,即便没完全薅秃估计也差不多了,所以,明年开春之前他并不打算再去。
可别的地方他好像也不太熟啊,毕竟在此之前,他可是从未触碰过茶叶这一行,反倒是他的老爸偶尔会喝点,他也是这段时间在得到老茶壶以及店铺开业后才抓紧时间恶补了不少相关知识的,甚至连《茶经》也都看过了,但比起某些业内人士来说就肯定还差得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