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155毫米火炮。”
\n
李云龙语气得意。
\n
此时在李云龙身边的,赫然是后世著名的fh70型号的155火炮。
\n
“口径155毫米,榴弹重量45公斤,最大射程二十四千米,战斗全重九点五吨,可以在没有牵引车的情况下,自行以十六公里的时速机动。”
\n
“有辅助气压钻孔机器,可以快速帮助构筑工事。”
\n
李云龙进一步介绍新火炮的性能。
\n
“咕咚1
\n
没有人说话,迎接众人的是一连串喉咙发出的咕噜声。
\n
众人目不转睛的看着,李云龙递过来的关于这一门火炮的简单资料册,喉咙不时发出声响。
\n
前线和鬼子鏖战,虽然杀鬼子像割草一样,但为何始终没有进一步突破,收复池县等阵地?
\n
不是坦克部队还不成熟。
\n
已经成熟了。
\n
后勤运输补给,也得益于九百辆太行重卡,足够满足部队需求了。
\n
真正原因,是受限于鬼子的重炮旅团。
\n
五十多门150口径甚至以上的火炮,一百多门105毫米加农炮,以及数百门其他口径的火炮,野炮,组成的炮群,挡住了部队的进攻。
\n
一旦部队大规模进攻,鬼子必然集中炮火炮击,即便能拿下阵地,也会损失惨重。
\n
无法压制鬼子火炮,这是部队始终没有收复冀南根据地的关键。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