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是个汉子。”老太爷拿着一个蓝竹做成了的钉耙(和八戒的外观一样),麻利的把稻谷划开,打出来的不光有谷子,也是稻穗和叶子,要把这些扒拉出来,先把谷子晾干,如果天气不好,就借来几个风扇一起吹一晚上,半夜要起来翻不少次呢。
\n
村里高上二辈一般都称呼为爷,叔叔辈也有称呼为爷的,不过前面都带个数字,如大爷,四爷,叔也称呼为满满,各家都各自流传下来的习俗。
\n
像老人这样高过几辈的,一般都称为太爷爷。光是奶奶这两个字的发音,村里起码就多有五六种,根据记载,村里是战乱时从湖南一带迁移过来的,在与当地人混合,这发音就有些奇怪。f和h这两个音节一般都分不清楚
\n
“老太爷,我就先回田里了。”打完招呼,李无一把两个箩筐重在一起,挽起绳子,穿上扁担,就这么扛着大步往田里走去。
\n
农家人干活没有偷懒之说,一个上午也就歇息喝上两口茶水,其它时间都很自觉干活。半道上又遇见一个汉子挑着箩筐回来,这速度真快,怕是半下午就能把三亩农田的稻谷打完,这头一天大伙都力气都很足。
\n
李无一上午又挑了一趟,其它时间实在都帮着割稻谷,一把镰刀也很有讲究,要平着割,如果是斜着拉上来是更省力气,不过以后扎谷草的时候容易钉着脚。
\n
“小胖墩,回家吃饭了。”一看手表,下午两点,三婶子在公路上远远的吆喝喊吃饭了。
\n
“叔,我们吃泥鳅吧,小丫说可好吃了。”小胖墩拿着满满的一串,其它几个汉子也帮着找了几尾泥鳅黄鳝。
\n
“好,等晚上回去,叔给你弄个铁板黄鳝。”李无一在小河里把手脚洗了洗,抱起小胖墩往田埂上走去。
\n
到了老太爷家,已经摆了三桌子,汤是冬瓜排骨汤,浓浓的,满是油脂。
\n
有几个凉盘,黄瓜,田埂上的折耳根,一个辣椒小炒肉丝,一份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