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铜船上那些碑文完全不一样,很像甲骨文和金文,和汉字同源。”
他们两位虽不是专业的,但都是古文字爱好者,这几天一直在研究青铜船上的碑文,在尝试解译。
另一位被踩中胸口,面如土色的老教授,被李唯一搀扶着。他凝视石峰柱碑片刻,道:“比甲骨文和金文所在的时期还要早一些,文字的演变都有迹可循,应该可以解译出来。”
伤到腿的老教授道:“我觉得,跟《仓圣鸟迹书碑》上那些文字有些像,可能存在于同一时期。”
《仓圣鸟迹书碑》上一共有二十八个鸟迹文字,传说是文明之祖“仓颉”造象形文字的本形。
李唯一内心震动:“这四个刻文,跟汉字同源?岂不是说,在极其久远的过去,有古华夏的人类抵达过这里?”
“恐怕是这样……先解译出来吧,看到底刻的是哪四个字?”
两位老教授对文字的兴趣极浓,也不急着检查伤势,各自从包里掏出文字古籍、钢笔、笔记本,认真的讨论和研究。
不多时,他们得出结论。
在笔记本上写下四个字——“赤县古道”。
“赤县古道!”
围在周围的人不少,皆困惑不解。
海中的一座石峰柱碑,怎么会刻下如此莫名其妙的四个字?
青铜船舰帆布满张,快如奔马,已行到石峰柱碑下方。近距离观之,更清晰感受到峰碑宏伟大气的压迫感。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