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子接过借条,折叠起来放进书里。两个青春少年便肩并着肩向教室走去。</p>
吴思富喂好鸡、鸭、猪之后,便专心编他的筲箕、竹筛。他先将竹子划成一指宽的蔑块,再取上层柔韧性较好的青、黄两层。</p>
他先用宽蔑条箍好筲箕外形,桃子心形状。再用一指宽的黄蔑搭架,形成“纬线”,再用如拉面粗细的青色丝蔑一根一根地在“纬线”上编织,形成“经线”。</p>
一根丝蔑编完,他将接头卡在“纬线”处,另一根丝蔑再从此处相接,形成无缝对接。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接头的,堪称完美。</p>
吴思富一双大手在竹蔑间穿梭,灵巧飞织。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两个如脸盆大小的筲箕大功告成。</p>
下午,他又突发奇想,将筲箕形状改成圆形。不过,圆形筲箕编织起来比心形筲箕要困难许多,青蔑锁边是最难的一道工序。</p>
鼓捣了一下午,才编出一个圆的来。他略微感到有点儿泄气。</p>
第二天,他又编了两个竹筛。编第一个时比较生疏,第二个时有了经验,编起来顺手多了。</p>
竹村村办公室。&l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