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同时秋风开始席卷,夹带一缕若有若无的寒意,袁绍顾念田丰年迈,经不得刺骨秋风,于是领着田丰往中军大帐中继续议事。
第二日。
从斥候的口中,袁绍得知曹军在白马城下胜过一场后,就引军南撤,避免在旷野平原上同他交战,而曹军南撤立营的地点,也为斥候所侦知。
其地为-——官渡。
通过斥候的盘查,袁绍得知了官渡地区的情状,官渡,其实称为官渡口更为精准些,盖因官渡北边是官渡水,东面是中牟泽,西面是圃田泽,是为两处大泽夹着的一道口子,而口子所对的方向,为官渡水,所故称为官渡。
在简单的了解官渡的地形后,袁绍确认无有曹军伏兵的情况下,督促麾下兵马继续南下,往官渡而去,他这一战的目标是攻破曹操的主力,自是追逐曹操所在。
当袁绍抵达官渡后,以主帅之尊实地察访官渡附近的地形后,他不免皱起了双眉,但见官渡左近,水网密布,鸿沟水、濮水、济水、汴水、睢水等水道层层相隔,对于他调配军队、运输物资来说不是很便利。
此外,由于官渡所在地区水网密布,河北大军中的轻骑就很难发挥出骑兵该有的优势,这在袁军骑兵数量多于曹军轻骑数量的时候,未及交战,袁军就吃了一个不小的闷亏。
与此同时,曹操所立营的官渡口,被中牟泽和圃田泽左右夹逼,中间宽不过数里,也即是留给袁绍一方攻击的通道只有数里,不方便袁绍发挥兵力多的优势,只能用少量兵力去发起进攻。
‘好一个曹孟德。’袁绍在走访地理人情后,大概知道了曹操为何立营官渡的缘故,他在心底称赞了一句曹操,带着对曹操这位幼时好友、兼之生平大敌的欣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