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段颎这这部分散羌主力彻底击溃,斩其主帅以下一万九千人。此前,朝廷招降了四千羌人,将其安置在安定、汉阳、陇西三郡。
至此东羌全部平定。
在段颎之前,东西羌“久乱并凉,累侵三辅”。经过段颎十年征讨,羌人彻底失去跟朝廷叫板的实力。上郡、北地等郡的羌人聚落最大的不过千余口,小的也就是百余口,与以前东西羌动不动就聚集数万人反叛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羌人实力大减,鲜卑、匈奴渐渐将触角向南、向西延伸。本在漠北的鲜卑,不少部落迁到了漠南,与北地郡北部的丁奚羌,西河、上郡的屠各匈奴,厮杀兼并,犬牙交错。
北地郡共有三支较大的羌部,北端的丁奚羌,中部的青山羌,以及东部的归德羌。
前两者距离李村都很远,但这归德羌就在李村顶上,相距也就百余里。对于急行军前进的羌骑而言,这点距离半日即至,实在说不上保险。
但除了这李村,还有哪里更适合落脚?
没人看上的地方自然没有危险,但不适宜生存。
好的地方,大家都会看上,争斗不可避免。
千余口人,羌胡全民皆兵,人人堪战,极端一些能聚起大几百战士。自己这点人还不够塞牙缝的。
必须在他们发现自己之前,将实力迅速提升上去。
如果能有上百战力,加上营垒地利,应该能保安全。归德羌不可能为了自己这么个无甚价值的小村落,就倾巢来犯。他们也不是没有敌人。一旦他们暴露出虚弱状态,安定诸羌、奢延屠各、鲜卑部落,都会咬上一口。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