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时代的洪流却根本不给他们父子翻盘的机会,到处兵荒马乱,民众都过着有今没明的日子,能平安活下去尚且不易,更别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类的话了。
辗转之下,父子又流落到胶东南部、豫州东南与皖州交界的荡山附近落户,时值解放,颠沛流离的日子才算是有了盼头。
当时古孝贤已经与同样颠沛流离的宋金凤结为连理,并且已经有了两三岁的古小满,一家四口在荡山公社终于有了一个还算温馨的家。
时值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县城某饭店国营化后重整旗鼓隆重开业,古孝贤凭借出色的厨艺成功成了饭店的主厨。
很快他的手艺就得到县上领导的肯定和赞扬,而后名声又传到省城,继而顺理成章的成了省城某大型国营饭店的主厨。
日子似乎终于有了盼头,当时的古山河已经到了古稀之年,早就掂不动勺在家养老了。
然而时代运动又跟古家开了个玩笑,划定成分的时候,有人挖出古孝贤父子曾给京城达官贵人做家厨的历史,又给弄了个不伦不类的剥削阶级走狗身份。
为此古孝贤被辞退回家,一家人又窝在荡山公社当起了面朝黄土的社员。
生活不断的抨击之下,古山河因年老体衰没几天就驾鹤西游了,剩下古孝贤一家三口在生产队苦哈哈的混日子。
古孝贤是个不认命的人,跟随父亲半生颠簸历经过数次战乱,从军阀割据到民国平乱、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早就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多方打听求人,最终又进了临县的某饭店做主厨。
当时哪怕工资是别人的一半古孝贤也毫无怨言,因为当时他老婆宋金凤已经病逝,饭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