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新星大开发一结束,全迁移到泰安新城,弄大型都市圈,没人记得当阳!”
秦时站旁边听得颇有感触,那会儿当阳东郊搞大生产如火如荼,工人成群结队,每到放工乌央一团。
厂房机器二十四小时开动不带停,每个角落都贴有“紧抓生产不放松,有条不紊推进度”、“质量第一,精益求精”、“冲刺拼搏,增产增效”之类的横幅标语。
像鸡架之所以当选旧厂街平民美食第一,就是因为当年衡州最大的养鸡场、屠宰场开设在这儿。
工人和机器把鸡肉和其余部分拆分打包,送往都市圈。
余下的鸡架特别廉价,炸过后味道特别好,便被作为下酒菜流行开来。
“那段既热火又辉煌的难忘岁月,现在也只有在排挡饭馆的酒桌上,才能从上一代人口中听见了。”
秦时在心里感慨,跟上前面聊天的两人。
踩着深沉的夜色,步入最为热闹的北关街。
……
……
当阳老城区的规划建设很复杂。
各种厂房、筒子楼、家属区密密麻麻,导致巷子逼仄、过道狭窄,形成弯弯绕绕蛛网也似的布局。
一般旧厂街老人习惯将南北叫“街”,东西叫“路”。
北关街比较特殊,它原名兴顺路,正好介于南北东西的交汇地段,中间由一条人行天桥分隔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