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女声,2004年举办首届,在2005年的第二届迎来大爆发,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报名参与歌手人数近15万人,年龄横跨4岁到89岁,来自各行各业。
怀着对音乐和舞台的热爱,纷纷投身到这场选秀盛宴中。
节目吸引超4亿人次观看,三强总决赛收视率高达11.65%,最高收视份额一度高达49%。
也就是说,整个中国有一半左右的人观看了总决赛。
这些创造电视史上的诸多纪录,至今难以打破。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在茶余饭后热议超女们的表现。
最值得称道的,就是选手与粉丝的互动,也就是柴霄之前提到的“流量”形成。
几近疯狂的粉丝们,纷纷起着专属名字。
李宇春的粉丝叫“玉米”、周笔畅的粉丝叫“笔亲”、张靓颖的粉丝叫“凉粉”。
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各城市都有自发组织的后援会。
在BBS、Q群上交流,走上街头为偶像拉票,甚至不远万里赶到比赛现场加油助威。
还有不少歌迷私募款项,代购手机卡为歌手投票。
热情和疯狂程度,令人惊叹。
粉丝经济,也在这一年得到定义并迅速崛起,助力偶像们人气爆棚。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