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最中间的,赫然是官拜前朝大唐司徒甚至宰相的“杜佑”,字君卿。
后世名人,包括同样官拜宰相的“杜悰”,字永裕。
还有成为“晚唐四大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杜牧,字牧之。
之所以叫司徒杜府而非宰相杜府,是因为到了大齐,官位最高的杜敬亭只做到兵部侍郎。
“司徒”和“中书令”的虚衔是加挂的,而不是“同平章事”宰相实职。
另一个大桌,竟然堆满了金银珠宝和银票。
已然九十高龄、离职多年的杜敬亭轻咳一声,大堂立即鸦雀无声。
他手持龙头拐杖,向族内儿孙们训话。
对于祖先贤人的名讳,都以“字”代替,而对于令族人蒙羞的,则直呼其名。
“我杜氏一门,声名湟湟。”
“君卿、永裕等先祖位列三公者,不下二十,牧之等官拜尚书与大将军者,不下一百。”
“当然,宵小败类,也出过不少。杜少怀勾结外邦,祸乱大齐,被处以剐刑,死不足惜。”
“如今,大许国君新立,今日午时祭天后,赤鸾公主比武招亲,堪称齐名南郡科考的大事!”
“杜氏这门,在我之后,再也没出过六品以上的官,武将更是寥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