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船,船形是出了名的宽、大、扁、浅。
这名字的由来,不是运输砂石,而是它不怕海底的沙子。
它的桅杆高船帆大,平底不怕沙滩,在砂质河床触底,只要没有完全坐实,就都能靠高桅大帆使风、船舷两侧的腰舵披水板调整方向,坐沙前行。
真坐实了,沉下去坐滩了,用别的船拽一拽也就出来了。
它逆风张帆能走,即使风向潮向相反,也因为平底受潮水影响小不至于倾覆,顺风能走、逆风能走,甚至逆风顶水还能走。
哪怕走不动了,搁浅在岸边,宽大且平的船底,也会直接坐滩,而非倾覆。
它就像一块飘在水上的平木板,非常稳。
但在风浪过大的海上就不行了,沙船的成名之战,就是大元帝国以长江流域调集战舰九百余艘,东攻日本,撤退时赶上台风,全翻了。
那九百多艘战舰,都是沙船。
全节的座舰,就是一艘大沙船,它漏水都没倾覆,稳稳当当地坐在河中央。
现在那边已经有三艘大沙船坐在河里了,基本上把能通航的河段堵死。
在海州水师过来之前,高应登又开了两条船并过去凿沉,打算再弄几艘过去,到时候两边浅滩各打几十步的桩子,就能把桥搭起来,而且还稳当。
左光先排了两阵狮子炮,就为用散子把甲板上的水手都逼进船舱,尽量减缓他们发现沙船坐滩的时间。
这场仗让左光先整颗心都沸腾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