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骑兵冲锋的样子吓跑。
步兵冲阵的威力就大多了,因为队形更加密集,打火枪手贴上去,同样的人数,有甲打无甲有巨大优势。
康宁火枪手的防护装备非常差,虽然也穿了布面暗甲,但只有钵胄是正常的,布面甲只有胸口、后背挂了四十个甲片,在格斗时防护能力甚至不如胳膊上两条铁臂缚。
这不是刘承宗区别对待,或者军官克扣,而是元帅军的火器手基本上都这样。
即使是不说元帅军的火器、弹药都更重,单以明军三长铳,也就是崇祯年间鸟铳手的装备,单是随身的火枪、弹药、火绳就达到了二十斤。
这几乎就是一件熟铁加钢,冷锻甲叶的长身大甲的重量了。
但明军火枪是备弹药三百出,每出合重六钱,预装弹药筒三十个。
元帅军的重铳没有备弹药,火药和铅锭都在车上放着,闲了自己融。
他们只有三十个预装弹药筒,即便如此,也架不住他们的弹药重,一个预先装填好的一加三四弹装的弹药筒重四两五,光这玩意就八斤多。
实际上自从改了重铳,元帅军火器手随身携带的弹药筒就越来越少,一开始是三十个,打完卫拉特就拿了十个放在车上,打完曹文诏和祖宽那帮人,又拿了十个放车上。
因为他们发现没有人能让他们在一场战斗中打放十铳。
一般的军队,一次齐射就傻了,两轮射击就士气崩溃,直接打垮。
就算比较精锐的敌人,扛个三铳也就冲到面前格斗了……刘承宗的铳队,在战场上太招仇恨,几乎逢战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