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内,就是要想抗拒刘承宗,必先让宁夏钱粮充足、军兵堪用。
而要想钱粮充足,在宁夏这个地方,必须清理军屯。
偏偏这宁夏的军屯田啊,是天下间最难清理的地方。
大明九边屯田之中,西北为最,而西北之中,宁夏为冠。
这里的军田在明初开垦出八十多万亩,后来一路攀升,至嘉靖年间一度高达二百万亩。
不过最初开垦的军田质量高,都是银川附近受汉唐二渠灌溉的优质农田,而在正德以后新垦军田,都是宁夏平原边缘的干旱、半干旱荒地,质量远不如早前。
但是多就是多,多一亩也是多。
只不过宁夏不仅屯田多,民田更多,而这里的民田在早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商屯。
也就是商人在食盐开中法的政策之下,就近开垦田地,种粮换引时耕种的田地。
弘治年间,户部尚书叶淇变法,准两淮商贾以银代粟,使盐课骤增至百万。
四十一年后,九边兵饷也从四十万两,变成了二百二十万两。
边塞商屯败坏,田地贱卖,成了民田。
欠饷、逃亡、人口流失,军屯荒废而民田增加,大量军屯土地成为民间田地,二者界限随之模糊。
以至于等到崇祯登基,想要清理宁夏军屯,户部尚书毕自严一番核实,无奈请奏:相沿已久,难以核实,请无论军种民种,一律按民田起科。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