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但世上最优秀的蒙古军官,肯定大部分都在他的北元营里。
整个漠南三四万战兵,有姓的挑不出一千个;而北元营一多半都是孛儿只斤。
不从这里出军官,还能从哪儿出呢?总不能从天山北麓调卫拉特军官吧?
还有个左良玉,左良玉有意见,跟漠南军队没啥关系,他就是觉得自己有比洗马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做。
前脚提意见,后脚就成了拔突营参将,虽然是小营里的小营,拢共一千二百多人,而且还都是达兵,但这一千二百多个拔突儿划到手里,左良玉自被俘以来悬着的心,终于稳当了。
大帅赏罚分明,实乃英主之相!
谁再说赏罚不明他跟谁急。
实际上这个拔突营,刘承宗还真没打算让他们去拔寨突阵。
就是个随军学堂,在漠南矮子里拔高个,抽出最能打的一千多人,学学军法条格和指挥操练,尽量培养些可造之才。
毕竟漠南军的底子太差,压根就没多少正经军队。
也就以额璘臣为首的鄂尔多斯贵族,还有以俄木布为首的土默特贵族,这两家手里捏着一部分正规军。
但草原上的惯性,让他们出征,都得防着刘承宗册封的那些新贵族,最精锐的人马都在老家留着守帐房呢。
反倒漠北来的草莽刺头,对大元帅的号召最为热衷,但他们打起仗来,也最像马匪。
毕竟这帮兵头,充其量算个弓马娴熟略懂厮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