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立体营造口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每个篆字都在分解重组,最终形成莫比乌斯环状的《考工记》残章。苏棠发现这些文字能在不同观测角度下,呈现宋《营造法式》与清《工程做法则例》两种版本。
更惊人的发现来自桥体裂缝深处。探地雷达显示,二十米下的岩层中存在与桥体完全对称的倒置结构,其青铜成分检测出距今五千年的碳十四数据。当众人尝试用激光测绘倒置桥体时,所有电子设备都接收到包含自身操作记忆的量子信息包。
(五)自指结构的宿命
暴雨停歇时,桥面已生长出覆盖全流域的青铜菌丝网络。林砚在最新光谱图中发现,这些菌丝的光吸收曲线与人类脑电波的β波完全同步。苏棠的防护服记录显示,每位接触过青铜的研究员,其生物磁场都产生了与桥体裂缝相同的拓扑结构。
“我们才是被观测的实验品。“老陆突然撕开工作服,胸口赫然印着与青铜鱼纹相同的烙印。在他讲述的家族秘史中,陆氏先祖作为元代“营造司“匠人,世代承担着用血肉温养青铜桥的使命。当月光穿透云层,众人发现彼此的瞳孔都泛起了与青铜结晶相同的靛青色荧光。
第六章
镇魂塔的倒影
顾音攥紧碎裂的电子罗盘,青石板下渗出的朱砂液正勾勒出北斗七星的纹路。顾阳突然拽住她的手腕:“地砖在移动!“话音未落,整片地面突然塌陷成旋转的八卦阵图。失重感席卷而来的刹那,顾音瞥见青铜面具人袖口露出的机械义肢——那泛着冷光的钛合金关节上,赫然蚀刻着科瑞生物的蜂鸟LOGO1。
“闭气!“她将少年护在怀中急速下坠,耳畔青铜铃铛的震颤声与齿轮咬合声交织。前世在龙虎山修习《云笈七签》时,师父曾指着古籍中残缺的“幽冥道“图卷告诫:“引路香现,必开阴阳界。“
潮湿的青苔气息扑面,顾音甩出袖中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