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了诸多挑战。一方面,地方官员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对巡察人员持怀疑态度,甚至在某些地区,官员主动设置障碍,妨碍巡察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民众对政府治理的期望过高,巡察过程中如出现偏差,也可能导致民众的质疑与不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苏锦瑟采取了两手策略:一方面,她加强了巡察队伍的独立性,确保巡察人员不受任何地方势力的干扰;另一方面,她通过媒体与公示制度,及时向民众通报巡察的结果,确保巡察工作公开透明。
“巡察结果公开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有力提升。”苏锦瑟常对巡察人员强调,“我们不仅要查出问题,还要勇敢揭示问题,这样才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巡察制度逐渐展现出其强大的威慑力和影响力。地方官员不敢再随意进行权力滥用,因为一旦被巡察发现问题,他们将面临中央政府的调查与严厉处理。与此同时,民众也逐渐认识到,政府的管理更加透明,任何违法行为都会被及时发现和纠正。
在部分地区,巡察制度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某些地方的官员开始主动清理积弊,整顿了长久以来的贪污腐败问题,提升了政务效率。民众对叶长歌团队的支持度逐步上升,社会秩序的稳定性也大幅度提高。
在巡察制度初步建立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叶长歌并未止步于此。他意识到,地方治理的关键不仅仅在于监控与纠正,更在于从源头上选拔和培养一批能够胜任治理工作的基层官员。
为此,叶长歌决定进一步精细化基层官员的选拔与任命,确保每一个官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亲自主持了“基层官员选拔机制”的改革,并将其交给苏锦瑟负责具体实施。
在选拔官员时,叶长歌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官员的能力,二是官员的忠诚度。能力是评定一个官员是否能够胜任其职务的基础,而忠诚度则直接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