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阳光洒在青翠的稻田上,风吹过,稻浪如海浪般翻涌,看似生机勃勃的景象下,却隐藏着难以忽视的贫困与无奈。叶长歌缓步走在田间,身后跟着顾清霜,她手中拿着一卷详细的村庄生产数据,脸上露出一丝忧虑。
“长歌,这里的粮食产量实在太低了,”顾清霜看着手中的数据,说道,“亩产不过百斤,根本无法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
叶长歌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劳作的村民。他们的皮肤黝黑,身体瘦弱,汗水浸湿了衣衫。尽管他们每天从早忙到晚,但收获却微乎其微。
“这是岭南的普遍情况,”叶长歌说道,“传统的耕作方式效率太低,稻种也不够优质。若要改变,就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叶长歌决定深入村庄了解农业生产的问题。他走访田间,与村民交谈,听他们诉说种地的艰辛。
“叶公子,咱这地就这么多,年年种下来,收成却一年不如一年,”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叹息道,“种子差不说,天不下雨就得靠天吃饭。哪有什么办法啊!”
“你们使用什么方法灌溉?”叶长歌问道。
“还不是靠河边挑水灌田,”另一个壮年男子说道,“就是累死累活,也浇不了多少。”
叶长歌听后若有所思,他环视四周,注意到稻田并未充分利用水资源,许多地方甚至干涸龟裂。
夜晚,叶长歌在屋内召集顾清霜和几位村中长者,一起商讨如何解决当前问题。
“单靠传统的耕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叶长歌说,“我们需要引进更高产的稻种,以及改良灌溉设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