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好还不知道呢。”
叶长歌沉思片刻后,沉稳地说道:“我知道大家的担心,新稻种的风险我一人承担。如果有人愿意试种,我会免费提供稻种和肥料,丰收后大家再分给我一成的粮食作为回报。如果失败了,我一分钱不要。”
村民们面面相觑,议论纷纷。经过一番商量,终于有几家年轻的村民愿意尝试试种。
顾清霜站在一旁,低声说道:“你这么做等于把风险全揽在自己身上,万一有问题……”
叶长歌笑了笑:“改革从来不是容易的事。如果连这些风险都不敢承担,我怎么能让大家信服?”
大规模推广新稻种的前提是灌溉系统的完善。叶长歌决定修建一条主渠道,将附近的河水引入村庄,再通过分支小渠送到各家田地里。这项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但也是彻底改善农业生产的关键。
为了鼓励村民参与修渠,叶长歌提出了一项新政策:所有参与修渠的村民,在稻种推广后都可以优先获得分配到的稻种和水源。同时,他从试种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参与修渠的劳工补贴。
在村头的河岸边,叶长歌亲自带领村民挖掘第一段渠道。他撸起袖子,拿起锄头,汗水很快浸湿了衣衫。一些原本抱着观望态度的村民看到这一幕,纷纷加入了修渠的队伍。
“叶公子都亲自下场干活了,咱还有啥说的!”一个壮年村民感慨道,挥舞着锄头加入了队伍。
工程持续了一个月,终于在春耕之前完工。当第一股清澈的河水流入稻田时,村民们发出了欢呼声,许多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有了水源保障,叶长歌继续推进新稻种的普及。他邀请顾清霜将试种的经验编成简单的技术手册,同时在村里开设了几场免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