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作为叶长歌推动村庄经济振兴的第一个产业,在稳扎稳打中逐渐步入正轨。随着村民对煮海为盐的技艺日益熟练,盐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而叶长歌也开始进一步完善作坊的管理模式,为村庄的经济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盐业作坊正式投入生产后,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比以前更为忙碌,却也充满了希望。
“把盐水灌进这铁锅里,先慢火熬煮,再逐渐加大火力。记住,不能一下子开大火,那样会毁了盐的品质。”叶长歌耐心地指导新手们。
村民二柱挠了挠头:“长歌,这活儿挺细的啊,不像以前直接晒盐那么随意。”
叶长歌拍了拍他的肩膀:“细致点才会有好产品。放心,等你们熟练了,这盐的产量和质量都会提升,到时候咱们能卖个好价钱。”
在叶长歌的组织下,作坊逐步形成了分工明确的流水线:有人负责汲取海水,有人负责熬煮,还有人专门检验盐的质量,最终打包成整齐的袋子,准备运往城镇售卖。
起初,村民们的煮盐技艺生疏,时常出现盐晶不够纯白、结晶率低等问题。叶长歌没有急于批评,而是与顾清霜商量,决定试验改良熬煮方式。
顾清霜提供了一条重要建议:“长歌,我在书上看到过,有些地方会用木炭代替普通柴火,燃烧更均匀,不妨试试。”
叶长歌眼睛一亮:“好主意!我这就让人去准备木炭。”
经过一番改良,木炭确实让盐的成色更好,品质提升了一大截。与此同时,叶长歌还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过滤装置,将盐水中的杂质提前去除,进一步提升了盐晶的纯净度。
村民刘大婶端着一把刚煮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