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n
朝臣们则更不必说,出现了一大批王振的拥趸,大家争相讨好王振,甚至离谱的认王振作干爹。
\n
若朝堂上出现不服王振者,轻则罢官流放,重则丢失性命。】
\n
-
\n
“高炽!日后派人去寻王振,将其提前诛杀!”
\n
说完后,朱棣又觉着不对劲,天幕都这样说了,谁家生了孩子也必定再不会叫王振了。
\n
朱棣觉得说到底还是得从根上改变:
\n
“算了,还是规定后世为帝者,不得有亲近的宦官,宦官不得干政,就从你这开始执行!”
\n
“是,爹,儿知晓了。”
\n
其实不需朱棣叮嘱,朱高炽也觉得识了字的宦官,对皇帝的负面影响太大,只因很难保证明朝每代帝王都是明君。
\n
稍有怠政的,就会被司礼太监们抓住机会,从而把持朝政,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
\n
【而瓦剌的入侵,也要从王振这说起。
\n
蒙古诸部作为游牧民族,一直生活中在草原上,同时生产力十分低下,这就导致了蒙古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需要从大明这购买。
\n
以前蒙古诸部得不到物资,就以武力骚扰大明边疆,抢一波是一波。
\n
后来明朝不堪其扰,便让其以朝贡的方式来同大明交换物资,这朝贡开了一个头,便再没有收回。
\n
明朝逐渐以这种朝贡的方式,使得蒙古诸部在经济上依赖明朝,从长远来看,是能稳定边疆安宁。
\n
明朝又采取薄来而厚往之策,来明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