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说得十分流利。有一些冷僻地区的独特方言,即使不能说到十足,听的能力方面,也决无问题。同样是山东话,我就可以说鲁南语、胶东语、鲁北语。以及接近河南省的几个小县份的语言。安徽话,我也会皖北语、合肥语、芜湖语等。这位老太太在电话中的那句话,我一听就听出,她说的是地地道道、安徽省一个小县的话,而且,我还可以肯定,她讲的是那县以北山区中的语言,那种语言,在说到“时”、“支”这几个音的时候,有着强烈的鼻音,是这种方言的特点。
\n
一听到那位老太太说的是这种话,我和白素,立刻就想到了她是什么人。这一点,也得要从头说起,才会明白。
\n
该从哪儿说起呢?还是从白素的父亲说起的好。白素的父亲白老大,是中国帮会中的奇人。帮会,是中国社会的一种奇特产物。
\n
一般而言,帮会是一种相同职业的人组成的一种组织,这种组织,形成了一种势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有一定的保障,而从事这种职业的人,也必须对所属的帮会,尽一定的义务。
\n
当然,也有的帮会,性质完全不同,那不在讨论之列,也和这个故事,全然没有关系。
\n
在职业而论,愈是独特的职业,愈是容易结成帮会,像走私盐的,结成盐帮;码头挑衅,结成挑衅的帮会。在安徽省萧县附近的山区,林木丛生,天然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山中所生长的一种麻栗木,木质紧密、结实,树干又不是太粗,不能作为木材之用,所以是烧炭的好材料。麻栗木烧成的木炭,质轻,耐燃,火焰呈青白色,是上佳品质的木炭。所以,萧县附近,尤其是北部山区一带,炭窖极多,很多人以烧炭为生,靠木炭过活,其中包括了直接掌握烧炭的炭窖工人、森林的砍伐工人、木炭的运输工人等等。
\n
这一大批靠木炭为生的人,自然而然组成了一个帮会,那就是在皖北极其著名的炭帮。炭帮中,有很多传奇性的故事。我会在这里,在不损害故事整体的原则下,尽量介绍出来。
\n
炭帮究员有多少帮众,没有完整的统计,粗略估计,帮众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