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收回隐患或伏笔→最低谷→黎明降临→大高潮→解决问题形式逆转→大量人物汇聚或死亡→收尾解谜→结局
如果故事足够长,可以插入“铺垫——小高潮——铺垫——小高潮”的循环。可以是人物高光,可以是揭开秘密。
第六,关键人物。
一个剧本,既存在协助主人公的同伴,也存在反对主人公的敌人。
同伴分为四种,集聚力高且自由度高,集聚力高但自由度低,集聚力低但自由度高,集聚力低且自由度低。
敌人分为多种,根据主动性与敌对度衡量。例如一个人投靠敌人却是为了帮助主人公,此人主动性高且敌对度低。例如主人公身边的背叛者,此人主动性高且敌对度高。
一个全面的剧本,每种类型的人物都存在,且可以增添更为细分的衡量要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幕后主使的存在。
正常故事里,主人公会面对一位挡在最后的幕后主使。此人或许敌对度不高,或许主动性也不高,但会因为各种理由,例如只是单纯的实力强大,例如只是想建立一个新秩序的世界,根本没想与主人公碰撞,就成为了主人公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最终敌人。
这取决于第二点——主人公的长期目标是什么层次,从而决定了幕后主使的层次。
幕后主使可以是人,可以是机制,甚至可以是一种时代悲剧、一种社会秩序。
不过,更为符合大众品味与世界树品味的是,幕后主使最好是人。否则,大众一路观测而来的愤怒,应当何从发泄?主人公又如何剿灭一种时代悲剧?当然是剿灭人更为直观,更为令人大呼痛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